10月15日上午,基础医学院“生命火炬”公益团队前往赣州市赣县区,走访慰问遗体器官捐献者钟华林、钟富发的家属赵兰秀夫妇。赣州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与“生命火炬”团队志愿者共同参与了此次慰问活动。

志愿者们为捐献者家庭送上了牛奶、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赣州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代表红十字会送上了慰问金,表达对捐献者家庭的敬意与关怀。在温暖而庄重的氛围中,志愿者们与两位年迈的老人亲切交谈,认真聆听他们讲述两个儿子捐献器官的感人故事,关切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
据悉,今年1月22日,小儿子钟华林因突发脑出血不幸离世,年仅三十余岁。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如潮水般涌来。在漫长的悲痛中,赵兰秀老人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走廊里偶然看到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海报,心中燃起了一束微光。“人走了,器官还能救别人,就让他们再为社会做点事吧。”怀着这份朴素而伟大的信念,她和老伴含泪决定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献小儿子钟华林的一肝两肾,让三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然而命运再次重击这个家庭。短短三个多月后,5月3日,大儿子钟富发也因意外引发疾病不幸离世。在巨大的伤痛中,赵兰秀夫妇强忍泪水,再次选择捐献——钟富发在赣县人民医院捐献了肝脏,为另一名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我知道,他们没有真正离开,”赵兰秀抹着眼泪说,“听说有人因为接受了我儿子的器官活了下来,我就觉得,他们还在这个世界上,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接连失去两个儿子,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两位老人不仅要抚养正在上学的两个孙女,还要承担老伴长期服药的医疗费用,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让生活举步维艰。所幸,赣州市红十字会等政府部门,送来生活物资与慰问金缓解其燃眉之急。更令人欣慰的是,赣州市红十字会“莲丝信使”项目将为两个孙女提供长期学业辅导,赣县区红十字会也将安排心理义工,为老人提供持续的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

生命或有终点,大爱却能永恒。赵兰秀一家的故事,是一曲用悲痛谱写的生命赞歌,更是一盏照亮人心的灯。他们以最深的痛,换来了他人的生;以最真的爱,延续了生命的光。
接下来,赣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命火炬”公益团队将持续关注更多器官捐献者家庭,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探望,给予家属更多陪伴与温暖。同时,团队也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捐献者事迹,弘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鼓励更多人了解、理解并加入到器官捐献等公益事业中来,用实际行动传递生命火炬,为构建温暖有爱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